如何才是一个「好」工作?这个好,应该由你自己定义,别人口中的「好」,不见得是你理想的「好」。当你没有为自己定义时,即便你得到了一百种他人的答案,恐怕你还是无法下定决心去行动。
前阵子受邀担任了一个为大学生、硕士生与职场新鲜人办理的职涯讲座讲师,这个讲座主要是分享个人的职涯经验,并解答学员们对职场各面向的问题,让学生们可以提早准备,对未来工作有更明确的方向。
有机会分享这类职涯主题时,我总会送给学员「一颗苹果」。
这颗苹果不是能让你感受潮流尖端,拿出来总能吸引众人目光的那个苹果手机、电脑。
而是希望能像打中牛顿的那颗苹果一样,给人一点点启发,让你找工作、写简历、面试都可以用得到的苹果,我称为「APPLE法则」,在这里也精简地分享给大家,如果有需要也可点选连结下载。
多次的职涯讲座经验累积,分析学员们常见的问题则是以下这几类:
1.如何挑选一个好工作?如何知道这工作适合自己?
2.我已经硕二(或大四)了,我该升学还是工作?
3.我现在的功课(学历)不够好、感觉没有什么用,以后找工作会不会有影响?
4.父母建议我读XXX科系(研究所),可是我不喜欢怎么办?
5.未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,我现在该如何准备?
其实,这些问题对一个在职场上有些历练的人来说,真的是不难回答。但每每分享后,我也总会提醒同学:「你问我的话,我的答案可能是这样,但你问他的话,他的答案可能是那样。」如果得到别人的答案不难,那么什么才是「你心中的答案?」
比方说,如何才是一个「好」工作?这个好,应该由你自己定义,别人口中的「好」,不见得是你理想的「好」。
当你没有为自己定义时,即便你得到了一百种他人的答案,恐怕你还是无法下定决心去行动。
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追寻的「好」是什么状态,面对璀璨的未来却没有信心作出抉择,不论怎么想都会感到恐惧与徬徨。
甚至,还有可能掉入了与他人比较成就的陷阱当中,莫名的焦虑与痛苦又随之而来。
照着别人的答案生活,你过的是别人的人生;照着自己的答案生活,你才是在过自己的人生。
如何找到自己的答案?这真的不容易!因为从小到大已习惯了依赖他人给我们建议,不过听取建议应该视为一个形成个人观点的过程,而不是最终的结果。
有一次,在电视上看到有东南地区最强女棋士之称的黑嘉嘉,正接受着名主持人李四端先生的访谈。这位年仅24岁、看似娇柔的女孩,谈吐间却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,让我印象深刻。
很多人终其一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想做什么?
但是黑嘉嘉在8岁就立志当职业棋士,而原因竟然是看了《棋灵王》这套漫画,因为看到漫画主角一心一意想成为职业棋士的过程而被感动,激起了她的志气和梦想。
一个8岁小女生因为看了漫画,就立志想当职业棋士?如果你是她的父母,你会当作玩笑话,还是全力支持?
黑嘉嘉的爸妈选择以开明教育,鼓励她探索多方兴趣,最后黑嘉嘉发现自己对围棋情有独锺,她的父母决定陪她一起追逐梦想,成为围棋路上的重要支柱。
但是黑嘉嘉的老师问她:「成为职业棋士后,每天都要面对输赢,这是很残酷的一件事,而且大环境也不是那么好,你确定要走这条路吗?」
黑嘉嘉仍凭藉着对围棋的热情,年仅14岁就正式成为职业选手,坚定地迈向梦想之路。
黑嘉嘉追寻梦想的故事,让我们知道了追求自己内心答案的意义与重要性。不过你我都不是黑嘉嘉,早早就能立定志向,知道自己真心地想要什么、想做什么?
因此,我们可以学习一些职涯分析的方法论加以练习与实践(上课/看书/或看我的部落格都可以),或是可以练习APPLE法则,诚实地听到内心的声音,试着慢慢地在自己的人生试卷上动手答题。
但不要追逐那些条列的成功公式,才有机会养成个人独立思考的心智习惯,让我们可以掌握机会,应对各种情况。
生命的答案不需冀望一次做对,本来就可以涂涂改改,允许我们犯错,再从错误中学习与成长。但关键是如果不自己动手写写看,就难以发现兴趣与热情所在。
照着他人建议经营职涯或人生,或许短期生存不成问题,但长期来看,却是冒了很大的生涯风险;
拥有自己的动机和观点,才能在面对重大选择时,做出相对正确、不容易后悔的决定,帮助个人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。
APPLE法则
●Analysis 自我分析:找一个自己能信任的分析方式,诚实地面对个人优点与缺点。
●Professional 展现专业:有什么经验/特质,是能展现在此工作的专业和潜力的?
●Presentation 良好表达沟通:文字与口语都要辞能达意,倾听与阅读是很好的练习方式。
●Learn 学习潜力:认识问题的深度与好奇心,是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。
●Exposure 能见度:个人形象影响能见度,了解自己的形象,再谈提升能见度。
搜赚吧网赚博客往期好文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