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工作愈来愈多,时间愈来愈少,该怎么做好时间及生活管理?「七号盒子摄影棚」共同经营者暨品牌经理骆昕妤,分享他的6个心法,帮助大家在工作及生活中,找到平衡,培养执行力。
「逐步完善」是我近期的座右铭,当必须完成的事情愈来愈多,而时间愈来愈少,如何让个人、公司、团队在各方面皆有机会进步?这是身为创业者、经营者都须面对的急迫课题。
以下分享几项我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上,实践「进步」的方式:
1.时间顺序
每天早上花一点时间,撕下一张方形便利贴,把今天要完成的项目写下来,接着写上排序。
我会把最难的事情放在最前面,在精神最好也最集中的时候,把困难的事情先完成,这会让人产生「进度感」,被这种感受鼓励后,便能更有动力;反之,拖延的心态则会损耗精力,当更多尚未完成的重要事项在心中积累,久而久之造成的心理压力,会加倍使人变得被动而疲惫(免电灯)。
2.目标导向
先别急着动作!当你感觉混乱时,让自己停下5分钟。放下手边工作,也别接电话,想一想现在公司或是职务上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各是什么。
把繁杂的事情分类,将短期目标、长期目标各分一边,仔细思考每件事情需要被完成的原因,以及这件事的背后,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?而解决它,是否能让团队前进到下一个阶段?
可以迈入下一个阶段的短期目标先处理,而归类为长期目标的,则排进行事曆中,变成每周固定待办事项,别让它打乱工作的节奏。而真有未被分类到的其他事务,就勇敢地放下它吧!
3.聪明做事
科学研究发现,人类专注力的极限可能只有十几分钟,有时明明花了很多时间开会、看书、做简报……,但为何成效却没有预期来得好?
这也许是因为开会时,讨论项目经常被引导至与原先预设不相干的议题上,主导者未能及时切回正轨,导致会议难以聚焦;或是工作时,突然想起另一件必须完成的事,打断原本的执行脉络。
这时候,你可以把这些灵机一动的点子,先简单记录下重点,接着把当前的事情做完,再去处理、思考下一件事。一次只做好一件事,效率才会最高。(免电灯)
4.留下可追随的足迹
你正在做的事,要随时确保任何人来接手时都可以看得懂,也包含未来的自己。这表示,你应该做到几个细节:
● 整理资讯要有条理和逻辑,让后人可追寻。
● 处理事情的过程要简单记载,有个来龙去脉。
● 事情做完要归档结案,这是工作的一部分。
● 避免用奇怪的代号、自创的词语来表达事情。
除了你的心、脑袋和态度是别人抢不走的之外,事情要做得让自己随时都可以被取代。
5.缩短需要移动的时间
在现代生活中,我们有很多时间必须往外跑。仔细想想,为了要抵达不同的地点开会、与客户碰面、和朋友相约聚会……,不得不在各个目的地间往返。
这会花费掉我们许多时间而不自觉,包括找车位、从停车场走到会面点、搭捷运、在捷运不同路线间转乘……。
如果把地点调整一下,例如,第一场会议在内湖,在能自由安排会议场地的情况下,就把第二场会面也约在同样的区域,不仅省下许多时间,更避免舟车劳顿的奔波,自然也会提升工作效率。
6.学会拒绝,把时间留给自己
除了上述做法外,还有一些很难做到的事情得学会。
例如,拒绝不感兴趣的话题、漫无目的的聚会邀请,以及别为了人情压力,出席目标不明确的社交场合。想清楚希望接触什么样的人再前往,也要学会不去前同事的公司聚餐、大聊他人的八卦。
事实上,除了嚼舌根之外,运动或休息也有同样的纾压效果。
当你学会用温和而明确的方式,拒绝被「不重要的事」占用时间后,你的心情会变得更轻盈,也能为自己保有更多思考人生和感受生活的时间。
最后,去做就对了!培养执行力的第一步,就是往前走,不要害怕走错了一步或把事情搞砸。(免电灯)
没有人能预知未来,我们只能在过往经验或从学到的知识中,一次次去判断、修正每次要走的路,让自己在做中调整、从做中学。
每件事都一样,没有绝对的完美,最重要的祕诀其实就在「往前走」、累积经验,然后逐步完善。
酷青 骆昕妤
「七号盒子摄影棚」共同经营者暨品牌经理免电灯
往期好文推荐: